|
原标题:半导体“寒冬”下,深圳华强2022年营收净利双增,经营现金流大幅回正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 2022年持续低迷的消费电子市场,让半导体行业迎来“寒冬”,出货暴跌、业绩下滑、库存高企成了许多电子元器件厂商眼下的真实写照。
而作为电子产业晴雨表的华强北,在“凛冬”中又过得如何?
3月15日,电子元器件分销龙头之一深圳华强(000062.SZ)给出了答案,根据其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深圳华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9.41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归母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增长7.81%;实现扣非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长10.76%。
公司拟以1,045,909,32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
从年报披露内容来看,深圳华强在2022年进一步加强对细分领域的深耕,沿国产替代、新能源、汽车电子三大方向优化产品线和客户结构,有效扩大了公司上下游覆盖面,为业务发展带来了新增量。
“基于完整的、前瞻性的产品线和客户资源布局,抓住细分领域发展机遇,有效平抑行业总体波动风险。”深圳华强在年报中表示。
虽然在行业景气度趋弱的背景下,深圳华强仍交出了一份正增长的成绩单,但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深圳华强去年的业绩增速大幅放缓,其营收增速较2021年减少35.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021年减少41.32百分点。
业绩逆势增长
2022年,消费电子行业尽显疲态,从智能手机到个人电脑,终端产品的出货量持续下滑。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个人电脑及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34亿台,同比下降13%;另根据IDC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为12.1亿部,同比下降11%,创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终端需求的疲弱很快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在去年,整个电子元器件行业景气度持续走弱,多数产品进入去库存周期,包括英特尔、英伟达及高通等全球芯片巨头均出现营收下滑的现象。
而作为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一哥”,深圳华强2022年的业绩表现尚可,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9.41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归母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增长7.81%,营收净利逆势双增。
从具体的业务板块看,电子元器件分销仍是深圳华强的主要营收来源,该业务的运营主体华强半导体集团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95.20亿元,同比增长2.20%,占公司整体营收之比高达81.52%;实现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下降17.07%。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深圳华强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连续第八年实现正增长,深圳华强在年报中表示,华强半导体的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抓住了细分领域发展机遇,有效平抑行业总体波动风险,同时持续开拓新的产品线和客户,为业务发展贡献了新增量。
“新能源快速发展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的确定性进一步凸显,华强半导体集团基于提前多年的布局,抓住新能源等细分领域电子元器件需求扩张的机遇快速抢占市场,同时持续加大对重点合作的国产半导体品牌的技术支持和推广力度,促进了相关产品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深圳华强在年报中指出。
据其在年报中披露,2022年,深圳华强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快速发展的行业客户,例如:昂瑞微、纳芯微、尚阳通、比亚迪半导体等,进一步强化各产品线的合作,促进销售额的增长。此外,针对近年来行业持续强调的“国产替代”趋势,深圳华强也在加大对诸如紫光展锐、兆易创新、昂瑞微、晶晨股份等国产半导体品牌的推广力度,助力国产品牌提升市场份额。
在今年2月17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可以弥补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对芯片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成为支撑全球芯片市场的新增力量。”
苗圩指出,目前一辆新能源汽车芯片使用量已经达到一台智能手机的10倍以上,平均每辆车大概需要1500颗芯片,到自动驾驶阶段可能会上升到3000颗芯片,需求远远大于消费电子市场。
对于深圳华强来说,紧握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机遇,能有效助力其平抑电子行业总体波动的风险。
除了基于细分领域积极打造业绩增长点外,深圳华强期内的运营数据也在好转,其中公司的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达22.76亿元,同比大幅回正,较2021年提高32.08亿元,此外,其期内存货为28.59亿元,应收票据及账款为44.66亿元,较2021年均小幅下降。
对于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回暖的原因,深圳华强在年报中主要归因于:“业务周转较快及收回前期货款较多。”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深圳华强上交的2022年成绩单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其业绩增速大幅放缓,且期内毛利率仅为10.76%。
积极推动华强电子网IPO
在2022年年报中,深圳华强还强调了将继续积极推进旗下子公司—华强电子网分拆IPO的相关工作。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12月22日,华强电子网集团就已顺利过会,拟登陆创业板。
据华强电子网招股书披露,该公司为面向电子元器件垂直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B2B综合服务商,业务模式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数据资源重构电子元器件长尾现货供应链,实现产业链降本增效。
据了解,伴随柔性制造、即时生产、按BOM采购等趋势,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中“多品类、小批量、高频次”的长尾采购需求日益突出。
而在传统长尾现货流通模式下,采购方能接触到的现货供应商非常有限,单个现货供应商拥有的现货供应渠道也很有限,真实的采购需求和有效供给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乏采购渠道、采购效率低、品质不可控、交期管理难等现象成为行业共性痛点。
在此背景下,华强电子网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电子行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产品信息展示、供需信息发布、品牌广告、市场行情、SaaS及数据分析等服务,帮助终端客户提高采购效率。
“公司致力于为电子元器件供需双方建立高效连接,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交易效率和客户服务的提升,主要有两种盈利模式——采购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模式,其中,采购服务模式以交易的方式通过赚取购销差价实现盈利,信息服务模式以服务的方式通过收取服务费实现盈利。”华强电子网在招股书中如是总结公司的商业模式。
根据深圳华强2022年年报披露,华强电子网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55 亿元,同比增长23.21%,实现扣非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7.75%。
深圳华强在年报中指出,国内电子元器件年销售规模约2万亿元,其中小批量长尾现货采购需求以及对应商业模式的国内市场规模,据估算为千亿级别,而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现货交易的数字化仍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发展空间很大。
“未来,华强电子网集团将抓住先发优势,不断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渗透,将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业务做大做强,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优势,并将服务范围向PCB及其他辅材、耗材等相关行业延伸,建立泛工业类产品需求的服务体系。”深圳华强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业务模式来看,华强电子网分拆IPO后,免不了会出现与深圳华强同业竞争的情况。
“结合深圳华强与发行人的经营地域、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具体服务模式差异,同业竞争是否会导致发行人与深圳华强之间的非公平竞争,是否会导致发行人与深圳华强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是否会导致发行人与深圳华强之间相互或者当方让渡商业机会情形,对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等方面,核查并出具明确意见。”在去年11月的第二轮问询中,深交所曾要求保荐券商针对华强电子网可能存在的同业竞争情形进行核查。
而彼时,华强电子网给深交所的回复是称:“深圳华强授权分销业务,以取得原厂产品销售代理权为主要标志,本质是产品批发销售;发行人全球采购服务业务,以平台化、数据化的供应链找货能力为主要标志,本质是长尾采购服务,因此不存在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但在问询函中,记者就注意到,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间,华强电子网与深圳华强重合客户数量就分别达到187个、212个、299个和240个,重合客户贡献收入分别为9.78%、11.28%、7.59%和8.17%。
此外,华强电子网在电子元器件B2B领域也并非没有对手,诸如云汉芯城、华秋商城、立创商城也都是行业内知名的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
华强电子网在招股书中也曾指出,由于不同B2B平台提供的采购方来源、产品推广重点各不相同,同时客户为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实现利益最大化,在选择B2B平台时亦会采用组合策略,即在考虑综合性价比的基础上接受公司服务的同时并不拒绝接受竞争对手的服务,表现出较强的“非排他性”,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