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复利复利-复利计算器让你见证复利的威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9|回复: 0

专项检查45家券商300篇研报,通报三大典型问题,背后是近期卖方研究问题频 ...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251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465
发表于 2023-5-14 1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专项检查45家券商300篇研报,通报三大典型问题,背后是近期卖方研究问题频出,争议不断
                          财联社5月14日讯(记者 黄靖斯)AI分析师撰写研报是否具有可行性?发布研报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合规隐患?AIGC在卖方研究领域的应用是否投入大于产出?
近日AI分析师的横空出世,在业内引发的争议也接二连三。目前,该券商AI虚拟数字人的展示视频已正式曝光,但在路演、研报、电话会等实际应用层面还未真正落地。
有意思的是,让AI写研报,这在卖方分析师当中早有试水。今年2月,一篇来自财通证券研究所的医美研报在业内刷屏,爆火的原因就在于这篇研报正是由ChatGPT撰写的。但这背后也存在一些合规硬伤,比如待手动确认及调整的部分仍然较多,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有待提升;无法直接提供数据来源;复杂句式存在语义不通顺的情况。
或许也正是基于合规性及可行性方面的考量,财通证券这篇AI研报犹如昙花一现,后续似乎再也没有相关的AI研报再激起行业水花。此外,也有分析师向记者吐槽AIGC输出的研报质量堪忧,包括数据源的真实性、内容准确性等等。
事实上,分析师研报历来是监管重点圈定的领域,且监管强度日益收紧。在近期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中,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300篇研报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就研报存在的三大典型问题进行通报,一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未根据法规规范要求及时更新调整,二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三是具体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个别员工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证监会的机构监管通报中提及的部分典型问题,也是ChatGPT生产研报存在的硬伤,比如数据信息未标明出处、来源标注不明确或引自非权威渠道;又比如,研报依据不充分,仅基于局部信息简单推定、实际材料支撑不足,结论缺乏审慎性等。由此可见,在合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AI分析师在行业当中的实际应用仍是纸上谈兵。
分析师对AIGC研报评价褒贬不一
AIGC在卖方研究领域的应用从理论到实际落地,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除了近日爆火的分析师AI数字分身之外,行业当中的碰撞火花接连不断,分析师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早在2022年12月,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就用ChatGPT撰写了一篇有关AIGC的报告,题为《释放Chat GPT3 的力量——AIGC如何改变我们文字生成的方式》,文章近5000字,内容涵盖了AIGC的发展历程、技术架构、参与企业等要点。
总体来看,宋嘉吉的体验是超预期。对于研报的制作过程,其团队表示,花了约1小时完成内容生成,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构建报告框架、输入合适的问题。“此前我们借助搜索引擎搜集资料;而今,我们更多在配合AI完成信息收集、整合、输出,相信随着AIGC与工作流程更好地整合,内容生产方式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颠覆式的变化。”宋嘉吉称。
但在ChatGPT的局限性方面,宋嘉吉也提到两大问题,一是受限于语言,目前还无法理解和生成英语以外的语言,虽然可以使用中文,但是效果会低于英语;二是目前以Chat GPT3为例,还不能通过互联网调取资料,会出现时效性的问题。
无独有偶,在尝试过用ChatGPT撰写完整的研报后,财通证券分析师刘洋也发现了多个硬伤,“如需形成专业可信的研究报告,待手动确认及调整的部分仍然较多,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有待提升;无法直接提供数据来源;复杂句式存在语义不通顺的情况。”刘洋表示。
“研报是券商分析师一切内容输出的基础,如果这一关过不了,那应用只能说是无稽之谈。”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这名分析师本人也是ChatGPT的使用者,令他颇为头疼的是,从质量上来看,ChatGPT提供的数据源无法保证准确,质控审核是一个大难题;合规方面,分析师的担忧是,“由于因为投喂还是得先有大模型,但是单靠券商自己的研报肯定是搭不出大模型,这其中的自我学习成长能力也给合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以下为这名分析师与ChatGPT的对话截图,从ChatGPT给出的答案来看,胡编乱造的成分并不少。
此外,数据来源及投资者适当性方面,也有另一家券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谈到了她的顾虑,比如是否涉及抄袭其他券商的研报内容等等,目前技术上仍难以甄别;比如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者,所涉及的内容权限也不一致,AIGC能不能做好相应的风险提示也是麻烦所在。
300篇研报背后浮现三大隐忧,监管力度不断收紧
从监管近年来对研报的合规要求看,上述卖方研究人员的担忧不无道理。近日,证监会向各券商通报了2022年研究报告“双随机”的现场检查情况,共覆盖45家公司的300篇研报。
证监会表示,从检查情况看,研报业务合规水平和专业能力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部分证券分析师研报制作专业性审慎性不足等问题,后续将对相关违规机构和从业人员从严问责。
证监会也对研报制作目前仍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通报。
一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未根据法规规范要求及时更新调整,比如:未建立互联网平台发布研报、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证券分析师公开发表言论前的内部报备制度;未建立健全市场影响评估机制;外部专家邀请、身份核实、合规要求告知等机制不完整。
二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比如:质控合规审核流于形式;调研活动未经事前审批,调研纪要未作为必备工作底稿;向公司备案的研报服务微信群不完整;四是证券分析师绩效考核打分依据未留痕,个别与研报业务存在利益冲突人员参与考核打分。
三是具体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个别员工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而这一点同样也是ChatGPT撰写研报最大的风险因素来源。比如数据信息未标明出处、来源标注不明确或引自非权威渠道;研报依据不充分,仅基于局部信息简单推定、实际材料支撑不足,结论缺乏审慎性;工作底稿中留存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分析过程等内容不完整;未经质控合规审查向网下投资者提供投价报告或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造成不当言论传播等等。
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部分证券公司研报业务内控薄弱环节、部分证券分析师等从业人员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证监会也重申了四点法规规范要求。
一是加强研报信息来源和留痕管理,打牢高质量研报坚实基础。包括加强信息收集环节管理,确保信息来源合法合规;优化信息来源核实机制,明确专项提级审核措施。
二是强化研报制作、审核、发布全流程内部控制,着力提升专业质量和合规水平,压实制作环节责任要求,确保研报专业审慎。证券分析师是研报观点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署名人员承担共同责任;强化审核环节管控,确保质控合规落实到位;加强发布环节审慎评估,确保重大事项提级审核执行有效;强化投价报告管理,提高投价报告质量等。
三是规范公开发表言论和客户服务活动管控,强化舆情风险管理。包括实施全面管理,确保业务活动管控有效;强化责任担当,规范员工公开发表言论;重视舆情管理,自觉维护公司和行业声誉。
四是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问责制度,促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包括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确保有效激励约束;加强人员管理,坚决杜绝无资质人员发布研报;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要求的人员予以严肃问责。
值得玩味的是,从“分析师的是研报观点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这一要求来看,AIGC生产的研报是不是由分析师负责,或者说分析师能否承担起相关责任,这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确认。此外,在“坚决杜绝无资质人员发布研报”这一点上,AI数字分身是否也具备分析师本人的执业牌照?这一点同样给接下来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来源:财联社记者 黄靖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复利复利复利 ( 渝ICP备18005324号-3 )

GMT+8, 2024-11-17 17:24 , Processed in 0.058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