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复利复利-复利计算器让你见证复利的威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4|回复: 0

没有 BBA 只有 BLL!新能源三巨头浮现 3 月销量轻松霸榜? ...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251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465
发表于 2023-4-7 13: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新势力品牌纷纷交出 3 月成绩单,这当中应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能够保持销量环比、同比双增长的品牌并不多,原来属于绝对头部阵营的蔚小理,也只有理想一家得以实现这般成绩。



将目光放眼到整个一季度里看,在全行业深受价格战的影响下,除去理想的表现不俗以外,主动开打价格战的特斯拉和比亚迪也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可以说如今汽车行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已经得到了加强。





今年 1 月 3 日特斯拉公布了 2022 年产销数据,其中全年交付 131.4 万辆,同比增长 40% 的表现不及过去特斯拉要求每年增长 50% 的目标。
在此其中,2022 年特斯拉 Q4 交付量为 40.5 万辆,仅较之 Q3 多出了 6 万辆左右,这般微弱的增长表现也进一步打击了华尔街资本家们的预期,于是在当天官方公布了产销数据以后,特斯拉股价下跌超 12%,延续了 2022 年全年下跌的趋势。



不过仅过了几天,1 月 6 日特斯拉率先在国内开启降价模式,最高降价达 4.8 万元,另外海外市场也紧跟中国区的做法,特斯拉由此开启了全球市场的降价攻势。
也就在这一天,特斯拉股价触及近 2 年以来新低后迅速反弹,并在 1 个月内反弹超 1 倍,不难看出华尔街笃信特斯拉能通过降价政策来收获到足够订单。



从今年一季度交付量来看,特斯拉再度创下了历史新高,全球交付达 42.29 万台,同比增加 36%,环比去年 Q4 增加了 4%,同时还高于市场预期的 42.12 万辆,可见此前华尔街的站队支持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交付量创出历史新高之余,其生产量也达到了历史之最,如此迅速提高的量产能力,无疑也为后续可能的价格下探提供了条件支持。
那么基于一季度特斯拉不错的交付数据来看,接下来它还会降价吗?



如果要预先对特斯拉的表现给出一个判断,大概可以说是 " 事情没有想得这么糟,但趋势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好 "。
首先一季度的增长数据,是对此前外界给出特斯拉的过度悲观预期作出了一定的纠正,所以说事情没有想得这么糟。



但趋势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好,理由一方面是基于环比去年 Q4 只增长了 4% 的成绩,这多少看起来还只是个弱复苏的表现。
再者,结合 3 月初特斯拉投资者日提到的储能计划、成本优化内容来看,至少今年廉价车项目仍非特斯拉的重头戏,那么在改款 Model 3/Y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况下,未来几个季度特斯拉的增长动能有多大,这点仍需要保持观望态度。



需要留意的是,此前马斯克对外表示," 如果今年我们(美国)陷入衰退,2023 年将会是一场严重的衰退,在我看来将和 2009 年相当,这意味着市场对任何非必需品的需求都会降低。"
他强调," 我们倾向于在不让公司面临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增长。在那种情况下,利润将会降到负值。"



不难看出,马斯克已摆出了先礼后兵的态度,未来继续降价依旧是可选项目之一。





想看秦 PLUS 的优缺点?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在 1 月特斯拉主动开打价格战以后,2 月比亚迪很快作出回应,其中新款秦 PLUS DM-i 一举打到 10 万元起售价以下,已然使其成为了同价位家轿的价格之锚。



有意思的是,在不久前比亚迪财报会上,王传福也给出了跟马斯克差不多的态度,他指出比亚迪在 10 万到 20 万这个区间里面有着明显的制空权、定价权。
因此他同样作出了先礼后兵的姿态," 我们也希望能够比较平稳一点,不要搞得大家都很难受,别人没活路,这样也不好。"



想看秦 PLUS 的优缺点?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对于比亚迪来说,继续跟进价格战大概是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选项,这不仅是因为之后特斯拉有可能再次降价的关系,还在于比亚迪今年要实现成为 " 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 的目标。
在去年比亚迪首次以超 180 万辆销量成为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的基础上,比亚迪还希望在今年超越一汽 - 大众和上汽大众的销量总和,因此在更早时候,外界一度盛传比亚迪年度目标剑指 400 万辆。



不过大概是今年初市场景气度的快速下滑,王传福也因此收紧了预期,他提出 " 今年 300 万台是板上钉钉,争取翻倍增长到 360 万 "。
考虑到去年南北大众合计卖出超 310 万辆,同时呈现出了下滑态势,那么只要比亚迪能完成 300 万辆的基本目标,它也有很大的把握能够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在实现 300 万辆以上创举的路上,3 月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 97.4% 至超 20 万辆,一季度累计卖出 55 万辆,对比去年同期也大增了超过 9 成。
虽然成绩依旧彪悍,但显然比亚迪的心情仍然相当焦急。



为此,比亚迪一手把持着众多全新车型的组合,另一手则坐拥 " 价格开火权 ",两手已攥紧了拳头来准备出击。
以新车来看,今年比亚迪将推出海鸥、腾势 N7、N8 等车型,以及瞄准了高端市场的 F 品牌。



只是需要了解的是,今年比亚迪给腾势给出销量目标是 15 万辆,其中腾势 D9 基本占了一半订单,这也意味着腾势 N7、N8 不会通过大打价格牌来上量,同时 F 品牌亦有望采取同样做法。
可以预见,定位 30 万元以上市场的腾势、F 品牌和仰望不会成为主要销量军,今年比亚迪冲击 300 万辆以上目标还是主要靠王朝、海洋系列产品。



而在此前媒体报道今年比亚迪预计将投产 345 万辆来看,比亚迪品牌多少还是容易承担一定的销售压力,因此相信价格牌仍会是关键的进击选项。
与之同时,结合去年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增长 445.86% 至 166.22 亿元,首次实现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关口,且超过了过去五年的净利润总和的强势表现来看——真把比亚迪逼急了,它还能使出不少的调价空间。



还好的是,3 月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 97.4% 的表现基本达到其翻倍的目标,另外王传福预计,这波价格战对消费者预期冲击将会在 4 月底逐渐降低,5 月车市将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
在比亚迪得以放松的同时,其它品牌大概也能喘口气了。





想看理想的优缺点?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不久前李想曾说到," 今年压力肯定大。这个行业压力最大的一点是头部两个企业都能打价格战,这在其它行业里是根本看不到的。"
尽管如此,理想 3 月交付量再超 2 万辆,同比增长 88.7%,同时一季度累计交付超 5.26 万辆,对比去年同期大增 65.8%,这般表现放在新势力阵营里已然足够力压群雄。



作为参照,蔚来 3 月交付新车 10378 台,同比增长 3.9%,至于小鹏则环比增长 17% 至超 7000 辆,两者多少被理想拉开了距离。
事实上 3 月乃至一季度成绩能与理想媲美的新势力品牌,只有同时坐拥 B 端和 C 端市场的埃安能给出靓丽成绩,其中后者 3 月交付超 4 万辆,且一季度累计卖出超 8 万辆,只是埃安的单车售价也跟理想有着较大落差。



在理想成绩如此不俗之下,此前李想的 " 压力论 " 多少有点 " 凡尔赛 " 了,特别是官方说到 5 月才是包括 Air 车型在内的 L 系列产品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这也意味着如今理想的成绩还有着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今年真能兑现 "3 款车型累计月销 3 万辆,拿下 30-50 万元市场 20% 市场份额 " 的目标,相信理想的品牌高度将抬升到新的台阶上。



想看理想的优缺点?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当然在理想成绩大步领先于其它新势力品牌之余,李想也坦承市场环境在发生变化,其中 30 万元以上的 6 座 SUV 市场,开始从增量步入到了存量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要推出理想 L7 的原因。
李想直言," 理想 L7 就是为了加强抢夺 BBA 品牌 5 座车的份额 ",而随着该车的逐步上量,或许我们将看到 BBA 同价位车型的市场不济。



目前理想 L 系列车型的热销,一方面离不开自身产品力之出众,另一方面也在于其它竞品多少遇上了发展瓶颈。
无论是特斯拉主动降价让出了 30 万元市场,还是蔚来、小鹏的新品攻势没能转化成积极结果,抑或是近来华为及问界的品牌定义争议,这些因素多少也将消费者推向了理想。



在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如今大概是理想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目前它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乘势而上。
在行业前二巨头开打价格战之下,今年一季度对于多数品牌来说都是个难熬的阶段,部分品牌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此举并非是好的市场现象。
另外还需要看到的是,少数品牌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仍能高歌猛进,应该说目前汽车行业的马太效应正在加强,其中在 10 万级、20 万级和 30 万级别市场内,比亚迪、特斯拉和理想已然成为了各自级别市场内的标杆品牌。
反之对于其它后来者来说,同级标杆向来都是作为 " 被吊打 " 的对象,就看其它品牌能否在新车产品力上完成超越了,这点或许也将决定着品牌自身的存活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复利复利复利 ( 渝ICP备18005324号-3 )

GMT+8, 2025-4-29 08:54 , Processed in 1.0873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